找到相关内容186篇,用时3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黄夏年:浅议佛教中的科学知识

    从食堂车库到领导住宅,一间地“作法”;山西交口县主要领导在县委大院里埋“镇邪物”、“升官符”,数十名党政干部于夜深人静之时,...没有取得相应的预期,究其原因来讲,还在于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没有办法厘清,同时也与人们的认识局限有着密切的关系。本文在于刻意研究与说明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,而是想讨论一下佛教与科学两者在历史上所呈现出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34165180.html
  • 略述《摩诃止观》

    的、究竟性的观法。它是从我们微细的日常心到现实世界,甚至到广大的宇宙世界,巨细地加以观察,从而感得由极小到极大而织成的微妙思议的宇宙实相。因此它被称为观思议境。有名的“一念三千”论就是在这里...进入菩萨佛乘实相常住,是由渐次积累修行而成,即《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》。不定止观,是在修法上没有一定的法则,或用渐,或用顿,在浅深事理无固定法规中使体达实相妙理,即《六妙门》。圆顿止观,开始从诸法相着眼...

    释法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13665700.html
  • 密教之考察

    淨戒律,永斷婬心」。「常觀婬欲猶如毒蛇,如見怨賊」[19]。所以比丘比丘尼戒的首條重戒,便是戒婬。論是為修定,或為解脫生死,戒婬斷慾為首耍急務。即在道家,亦重視、保精固元、搬運河車、煉精為氣...藏胞,陸續流亡至印度及尼泊爾。漸漸地移民西方各國,也將西藏的密教帶到了世界各處,在歐美諸國的發展情形,此之以南傳的上座部佛教,以及日本的禪宗,頗有後來居上之勢。他們傳教的對象,僅是西藏人,實際是以...

    釋聖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2066538.html
  • 菩提资粮论颂讲要

    此一切智智,乃诸佛境界,为大心菩萨所应学者。此境如何入耶?谓由道相智入。道犹路也,人天声闻缘觉所由,莫不有其道。菩萨须於此诸道,能观(阅历)能过(超越);能观始克徧知,能过始克超然堕。龙树喻之,...。笈多在印时,无著世亲之学正如日之中天,故来华後即译无著《金刚七句义释》与世亲《摄论释》,皆共时正宗学说,且为印土後来思想之中坚者。但同时後译本论,足徵本论在学术上与无著世亲学并行怍,而同等重要也。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3266680.html
  • 永明延寿《四料拣》的背景、意义及真伪问题

    ,并没有从延寿思想的中心思想和思想全体进行解释。这样的论述方式,与“因为延寿讲中下根人的净土往生,所以与善导的指方立相论矛盾”的解释相同,已经在第二节第二项中批判过了。   下面说一下主要的反论。 ...无视禅净以外的思想,特别是天台、华严、唯识。那样一来,延寿的思想就会崩坏。所以,他是个教禅双修论者,若说他是禅净双修论者则是没有把握好他的思想。从这一点来说,如果说他主张“有禅无净土”,那么就应该是...

    杨笑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5867356.html
  • 学术大师的生活态度:季羡林谈人生

    一张密而的天网中,无所逃于天地之间,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? 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:“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。”所以我说“完满才是人生”。这是一个“平凡的真理”;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,对己对人...进一步一琢磨,立即出了疑问:什么叫人生呢?我并不清楚。  不但我清楚,我看芸芸众生中也没有哪一个人真清楚的。古今中外的哲学家谈人生者众矣。什么人生意义,又是什么人生的价值,花样繁多,扑朔迷离,令人...

    季羡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04869260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释疑篇(一)

    把全国的男女,一对一对的,一个都的,替他们配合起来?事实(P47)上既不能做到这一步,只好让人民各自的自由结婚。不然,勉强的要大家结合起来,等到有了子女的时候,政府里岂不要负担他们子女的生活费和...菩提心影:释疑篇(一)  作者:慈航法师  目 次  菩提心影自序  一、对于佛教误会之解释  二、迷信的辩论  三、为什么结婚  四、为甚么要吃素  五、因果是迷信吗  六、佛教是保险公司吗  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5970427.html
  • 印光大师——儒佛会通的净宗始祖

    道,作为博取名利之艺」,导致这般读书人「心不知书义,而身不行书道。其作文也,则发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。直使一丝。而考其居心行事,则绝无此等气分」[注49]。由此造成儒释具衰的后果,进而招来世道...圣贤之道,徒以「记诵词章拟为进取应世之资」、「以圣人参赞化育之道,作为博取名利之艺」,导致这般读书人「心不知书义,而身不行书道。其作文也,则发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。直使一丝。而考其居心行事,则绝无...

    陈秀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3271357.html
  • 从历史与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华消沈的原因

    讨论,内容是律典中提供了不同的  〈羯磨文〉以备在不同的「羯磨 (Karma), 即典礼 ) 」中  一宇地背诵。而在中国,许多僧尼都捧着这些〈羯磨文  〉一面阅读一面用囗诵出。道宣认为这样做是...遵行  戒规之时,缘于他们了解制订戒律所依的印度生活和文化  背景,于是讲律的律师既不能讲个明白,而有意守戒的沙门  也困惑于戒规中的某些原则,这样,他们持守之时便发生困  难。第三,古时中国寺院对...

    曹仕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474058.html
  • 释恒强:《阿含道次第》讲纲(上)

    知生已尽。梵行已立。所作已办。更受有。知如真。   ……是为学者成就八支。尽阿罗诃成就十支。云何学者成就八支。学正见。至学正定。是为学者成就八支。云何尽阿罗诃成就十支...。耳.鼻.舌.身.意根亦复如是。愚痴无闻凡夫眼根见色。执受相。执受随形好。任彼眼根趣向。律仪执受。住世间贪.爱.恶不善法。以其心。此等不能执持律仪。防护眼根。耳.鼻.舌.身.意根。亦复如是。如是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4576941.html